目录
学者天地
新中国成立前后苏州评弹新书目的编演
童李君;5-7
论明清商贾诗歌意象的新特征
李青枝;8-11
巴赫金的哲学人类学范畴和方法探微
成湘丽;12-14
登山者倾听神秘的交响——细读昌耀《峨日朵雪峰之侧》及其他
胡苏珍;15-18
博士之声
他乡亦有温情,“文城”自在心中——评余华长篇小说《文城》
刘世浩;19-21+34
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——读贝克特《终局》
勾彦殳;22-24
寻找消逝的光芒——《烦恼人生》悲剧美之重释
万丽君;25-27
李清照研究(三)
风骤莫向枝头看,雨疏宜卧枕上听——李清照南渡词作中的“风”“雨”意象品析孔军;28-29
《红楼梦》研究
“漫不经心”的精巧构思——从叙事角度看《红楼梦》中的癞头和尚与跛足道人
万娜;30-34
《红楼梦》中的葫芦意象
沈爽;35-37+50
从中期香菱的语言分析其人物特殊性李月亮;38-40
鲁迅研究
生的哲学之反抗绝望——解读《野草·希望》
张新蕾;41-43
女性主义视域下《伤逝》与《金粉世家》之比较
张庆娟;44-46
俄罗斯文学研究
《奥勃洛莫夫》的文学批评大花园
吴雨婷;47-50
《普希金之家》的文化符号学阐释
陈燕;51-53+66
对传统现实主义的继承与发展——试析格鲁霍夫斯基小说《活在你手机里的我》
郭雅婧;54-56
项目呈现
论路遥笔下“平民英雄”背后的悲剧意识——重读《平凡的世界》《人生》
王春瑜;57-59
贾平凹转型期作品新探——以《商州三录》中的自然主义为例黄晓璐;60-63
中西传统译论中绘画元素融入的比较和会通吕晖;64-66
“六涛”书画艺术的传统精神与时代性特征
叶立群;67-69
汉末《论衡》初传——论蔡邕“入吴始得《论衡》”说
唐笑琳;70-72+76
台州童谣的艺术特征与人文价值
黄秀秀;73-76
爱情的蓓蕾正徐徐绽放——邹荻帆《蕾》赏析陈道雷;77-78+97
大学生双创园地
明代作家方鹏祭文研究
孙继伟;杨学娟;79-82
东北解放区秧歌剧中的女性形象研究
刘美洋;朱煜;徐晓杰;83-85
古典丛谈
“孝圣”王祥的政治智慧与人格魅力
屠青;86-88
苏轼诗歌语言“陌生化”探究
王宇婷;89-91
易安词的男性书写——以“酒”意象为例
耿心语;92-94
愤世之士来鹄散文研究
薛梅;95-97
浅析元代诗人傅若金的诗歌创作
郭爱玲;98-100+109
人禽之辨:心猿意马谁来缚——从《西游记》第100回看“紧箍咒”的象征意义
徐凯;刘秋实;101-102
语文讲堂
“人间”可抵岁月漫长——苏轼前后《赤壁赋》的心理救赎
赵萍;103-105
困境中的挣扎与突围——《卜算子·黄州定慧院寓居作》的意象解读
陈洁;106-109
求同存异
《围城》与《四世同堂》的讽刺艺术比较研究
杨涛;陈晓翠;110-112
《尼伯龙根之歌》与《西游记》的叙事艺术比较
包宏伟;113-115
《杀手》两个中译本的比较与赏析庄新月;116-118
理性的异化与崩塌:论心理恐怖小说的“恐怖”技巧——以爱伦·坡《黑猫》与斯蒂芬·金《闪灵》为例
李歆蕤;119-121
诗文评鉴
姚江平诗歌浅论
王煜;122-124
“无所期望的服务”与人的价值的实现——狄金森诗歌的个体心理学分析
张聪毅;125-127+141
小说论丛
从结构、时间、视角看郁达夫小说的叙事革新——以《春风沉醉的晚上》《银灰色的死》《迟桂花》为例
肖文竹;128-130
“牧歌”文化生态中神性人物的民间化过渡——从力与美包裹的部落传奇到《边城》
袁宇宁;131-135
《倾城之恋》的反浪漫叙事
林萌;136-138
张爱玲作品中女性意象的体现赵彩燕;139-141
“璧”“玉”有瑕——论《穆斯林的葬礼》中梁君璧、梁冰玉的悲剧原因及设计意图
吴城骏;杨黄东;142-145
《文城》:后撤的写作
汪韵霏;146-148
从《生死疲劳》看莫言的创新
李晨阳;149-151
新江湖小说中“桃源”意象的解读与诗意栖居的呈现——以《有匪》为中心
汤梦茹;152-154+161
在距离中寻找平衡与和谐——论村上春树作品中的“间”意识
王偲璎;155-157
废墟上的回望——以本雅明历史观浅析小说《另一片天空》中的时空割裂
姚艺璇;158-161
戏剧影视
以亚里士多德悲剧情节论解读话剧《白鹿原》
车佳容;162-163
电影《白鹿原》改编的媒介差异化接受管窥王玉玲;164-166
踯躅乐园:以温情写意的一场梦——浅析电影《兔子暴力》赵一琪;167-168
从好故事到高票房——从《疯狂原始人》看美国动画长片的叙事特点
黄婧;169-171
近期印度喜剧片的叙事策略及其文化表征
米晓雪;172-174
文苑经纬
论金庸小说与香港的地域情缘
区肇龙;175-176
梭罗的自然观念及其生态伦理意蕴研究殷丽莎;177-179
社会语言学视角下2020年网络流行语探析——以“英文谐音镶嵌”、“字母缩略语”、“XX人”词模为例魏璐瑶;180-182
中国画创作中“留白”美学背后的意蕴黄霖清;183-184
第六届“名作杯”征稿启事 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暨论文大赛2